【深度報導寫作】寫作的手藝
***
寫作在追求一種真實感。
新手寫作很容易露出生硬的馬腳,特別是對書面資料的引述,以及受訪者引言的使用。長篇幅的資料引用,或是完全由「他說」、「他表示」組成的段落,沉悶的節奏,完全是閱讀的殺手。
一位新手要介紹一部相機,可能就把「產品介紹書」拿來抄一段。「RX100採用世界首創的配備記憶體1.0吋堆疊式CMOS感光元件,這是突破攝影界限的重大突破……。」嗯,不錯的一段,但讀起來還是像在讀「產品介紹書」。
美國《華盛頓郵報》記者保羅‧韓德里克森(Paul Hendrickson)為了寫一篇兩頁的格拉菲(speedgraphic)牌子的老相機,去博物館找到這個品牌五十年前的產品目 錄,以及相機的宣傳海報。
他同時去古董相機店買了一台格拉菲相機,一整天拿著它、把玩它,撫摸皮革的觸感,並實際操作流程,聽著複雜的機械發出快門開合和膠卷轉動聲音;然後,把這所有的細節一一紀錄下來。
保羅還去找了一位報社的老攝影記者,請他談談當年使用格拉菲相機的情形。保羅說,看著老攝影記者輕撫著相機,陷入時光的記億,彷彿就像在閱讀一首詩。
一篇稿子的文字感是真實的、有溫度的,或是隔閡的、生硬的,讀者是十分清楚的。
村上春樹在《身為職業小說家》一書中說:「如果讀者能在我的作品中,以肌膚的感覺稍微感受到一點類似溫泉水的真實深度溫暖感的話,那我真欣慰。因為我自己就是一直在追求那樣的『真實感』而讀了很多書,聽了很多音樂直到現在。
「一直要相信自己的『真實感』。不管周圍的人怎麼說,那些都沒關係。對寫的人來說,和讀的人來說,都沒有比『真實感』更確實的基準。」
寫作是一種追求真實感的手藝,這是一條沒有止境的路!
***
(照片取材:WIKI)